对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等行为的处罚
时间:2020-07-29 02-23来源:作者:点击: 次
权利类型 | 行政处罚 | 责任主体 | 财政局 |
权力名称 | 对违反《政府采购法》行为的处罚 |
子项名称 | 对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等行为的处罚 |
办理流程 | 前置要件及办理时限 |
| |
权利依据 | 责任事项 |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年8月31日修订)第七十六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立案阶段责任:根据工作职责和计划,以及日常监督发现的线索或者群众举报的案件开展监督检查。 2.检查阶段责任:制发并送达《财政检查通知书》,实施检查。依照《财政监督工作底稿规则》,制作监督检查工作底稿,于检查工作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形成书面监督检查报告。必要时,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30个工作日。 3.审理阶段责任:对工作底稿、检查报告等材料进行复核,形成复核意见书。 4.告知阶段责任:财政部门在做出处理决定前,应书面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享有的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等权利。 5.决定阶段责任:财政部门收到监督检查报告之日起30日内依照法定权限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检查意见。 6.送达阶段责任:将处理决定或者检查意见,送达监督对象。 7.执行阶段责任:督促监督对象落实处理决定或检查意见。 8.事后监管责任:信息公开、监督结果运用。 9.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文件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