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区位于鞍山市区南部,是鞍山市四个主城区之一,全区总面积359平方公里,下辖下辖东鞍山、汤岗子2个街道,唐家房、大屯、甘泉3个镇,包含5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常住人口10.8万人。千山区的历史前身是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鞍山驿堡,居于山海关外12座驿堡的正中间,处战略要冲,是鞍山地区文化的发祥地。
这里交通四通八达。千山区是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海陆大通道重要枢纽节点,距鞍山机场、高铁站、高速出口、行政中心均在15分钟车程以内,距沈阳、营口的空港、海港仅50分钟车程。
这里自然资源丰厚。千山山脉蕴藏铁矿石、花岗岩、石灰石、硅石、菱镁等10余种矿产,目前全区已探明铁矿储量25.2亿吨。西鞍山铁矿项目,总投资229亿元,是目前全国最大单体地下铁矿山,项目2022年开工,预计2027年竣工并实现投产,生产规模3000万吨/年。
这里工业产业成熟。矿产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矿产业及钢铁工业是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53家,鞍钢矿业公司、后英活龙矿业、金和矿业三家实力雄厚的矿山企业及后英钢厂坐落境内。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这里温泉资源独特。汤岗子温泉被称为“中国四大温泉”之一,汤岗子热矿泥被誉为“亚洲第一泥”,驰名中外的汤岗子疗养院始建于190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温泉疗养院、国家温泉医疗康复标准的制定者,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和全国理疗医师培训基地。
这里农业基础雄厚。“梨中皇后”南果梨,2005年荣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2019年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第9位,品牌价值38亿元。“花中君子”君子兰,高贵俊雅、有君子之风,千山区是全国最大的君子兰养殖基地和交易市场。
千山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更实举措筑牢产业基底,明确钢铁及深加工、冶金矿山及矿山装备、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现代服务业、文旅康养、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等六条重点产业链,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
钢铁及深加工产业。聚焦后英钢厂及乾晨废钢项目,加快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步伐,推动技术变革和生产变革,采用短流程炼钢,开发新的生产工艺,使用球团矿、探索氢冶金技术等,着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冶金矿山及矿山装备产业。聚焦22类采矿主体设备、29类选矿主体设备,建立关联企业清单,依托绿色化、智能化、无人化矿山行业发展新趋势,打造建设矿山生态产业园,吸引恒卓新能源、泽铭电机、安吉富传动设备等8家企业陆续进驻。
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产业。聚焦新能源矿卡、重卡,洽谈宇通集团、徐工集团,规划建设新能源矿用车整车工厂,对接西安隆基绿能、武汉格罗夫氢等行业头部企业,发挥千山区丰富的地热、风、光资源优势。
现代服务业产业。聚焦汤泉一品、西柳服装、南台箱包等优质资源,推动建立“1688批发网”区域互联网服务平台。发挥千山区交通节点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和交易集散中心,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和信息的快速流通。
文旅康养产业。聚焦曲江文旅、重庆沁渝年、北京东方园林等文旅团队,建立线上线下工作平台,深化全域旅游战略合作,制定鞍山驿堡保护性开发方案,规划对桩石农文旅特色景区,探讨研究温泉开发新模式,打造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文旅产业体系。
乡村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聚焦南果梨、君子兰生产基地,汤泉一品酸菜、大樱桃、油桃、蜂蜜等特色农产品,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农业产业类型,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领略田园风光、体验田园生活,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8.3亿元,同比增长6.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