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汤岗子温泉
坐落于辽宁鞍山南郊14公里的汤岗子温泉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拥有康复疗养床位1800张。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疗养胜地、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也是辽宁省康复中心所在地。这里因有世界一流的天然热矿泥和国内优质温泉水而驰名中外,又因有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蓉居住和洗浴过的“龙宫温泉”以及当年东北军阀所建的“龙泉别墅”等历史人文景观而扬名四海。
汤岗子温泉资源丰富。据有关专家科学考证,是自地下2000余米深处通过地质结构裂隙涌出地表的热矿泉。有多处自然泉眼,泉水的动贮量在2000吨/日以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动态观测,其水质、水化学成分及温度、涌水量长年保持稳定状态,不受季节影响。
“亚洲第一泥”汤岗子热矿泥。汤岗子天然热矿泥是亚洲唯一的温度达到摄氏45度的湿润泥土,经国家地质部门考证,热矿泥的形成是在几亿年前的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堆积经过温泉滋养理化作用而形成的,内含铁、锰、碘、钒等20余种化学元素。对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痛、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及解除疲劳有奇特的疗效和作用,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康复理疗和皮肤美容护理领域。
汤岗子康复理疗技术。经过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已形成了百余种物理治疗手段,对风湿、类风湿、腰间盘脱出症、骨关节病、脑瘫、偏瘫、截瘫、软组织损伤和皮肤病等70余种慢性疾病具有较强的诊断、治疗、康复指导能力。
二、鞍山驿堡
位于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街道鞍山城村,鞍山驿堡是辽宁省现存保存基本完好的明代军事设置城址建筑之一,是研究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地方史的实物资料,也是鞍山市名字的由来。1962年由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鞍山驿堡为“等腰梯形”城堡,周长“一里又204步”。在鞍山驿堡西门外建成的口袋公园,景致宜人,灰墙、绿地还有中式休息长廊,古迹与现代休闲公园在这里完美融合,入选2022鞍山市网红打卡地。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62条长城主题精品线路,鞍山驿堡编入线路之中。
三、对桩石景区
对桩石旅游景区位于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街道对桩石村,2016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对桩石景区由大鹏展翅、对桩石3号民宿、怪坡、龙王庙、祖树园、乾隆绿道、锅鼎石等景点组成。地处四面环山的山间盆地,占地约12平方公里。这里系千山山脉、千朵莲花山南麓,景区内重峦叠嶂、山耸谷幽、峰秀石峭、花盛松奇,森林覆盖率达75%,空气纯净,负氧离子含量平均值为13000个/cm3,以植被丰盛、鸟语花香被称为鞍山市的后花园。
(一)二道沟-大鹏展翅
大鹏展翅景观位于二道沟区域,是纯天然形成的一道景观,从未经过任何人工修饰。抬头向北望去,清晰直观的一只雄鹰正在抖擞双翅凝视东方,随时准备搏击长空。让人每每看到它都会由心生出震撼,给予人以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二)龙王庙-对桩石东桩和西桩
相传唐代薛仁贵征东时,在南北两座山峰上各竖立一石桩,遥遥相对,故称其为上对桩石和下对桩石,“对桩石”名由此而来。
(三)石门沟北坡-南果梨祖树园
南果梨祖树园位于对桩石村石门沟北坡,是南果梨的发源地。这里生长着迄今已有百年历史的南果梨树,1958年经中国果树研究所权威专家鉴定,认定为南果梨祖树,并载入1962年出版的《中国果树志》。1987年由千山区政府投资修建了南果梨祖树园,2005年鞍山南果梨被国家列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6年为进一步提升南果梨产品知名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农产品品牌,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重修祖树园。2020年,为促进发展乡村旅游,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再次对祖树园进行了维护和修缮。南果梨祖树的原始表现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堂枝有针刺,并保持原始野生性状;二是根孽生出即为南果梨树,表现为果实生成。经近百年的人工嫁接繁衍,现在南果梨已成为鞍山地区一大特产。
传说清光绪二十年仲秋某日,居住在上对桩石村村民高永庆到石门沟采蘑菇,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扑鼻,老人寻觅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树下,只见黄里透红的落果满地。老人捡起地上的一枚果实一尝,顿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无穷。为弄清该梨由来,高永庆托女婿把梨带到辽阳,让那里南来北往的梨客们辨认,梨客们对该梨味道赞不绝口,赞誉此果味具南方诸果之长,遂给此果定名为南果,因为它产于鞍山,所以南果梨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鞍果。自发现祖树迄今已有接近150年历史,近百年人工嫁接和繁衍,南果梨已经成为鞍山地区特有产品。
(四)西沟-乾隆绿道
乾隆绿道位于鞍山对桩石景区西沟区域,建成于2016年,全长5.8公里,道宽2米,由沥青路、木栈道、塑胶道组成,沿途设有观景亭台、木桩长凳、许愿树、鹰嘴石、三生石及夫妻树等,是一条集休闲健身观光于一体的游览路线。
乾隆绿道全程无台阶,游客在游览绿道的同时,可以感受到人性化的缓压设计,绿道森林氧吧里,高密度的负氧离子与攀登游走消耗的卡路里带走了游客积蓄的亚健康因子。
相传乾隆出关祭祖,必经此地以御不测。而古池安顿是必选项,“坐汤”养锐一宿,再经古驿站绕走古道关奔辽阳,最后方到盛京祭三陵。传说中的古道关便在辽宁鞍山对桩石村。故“乾隆绿道”因此得名。
(五)锅鼎石
远远望去,只见绿树环抱的高山之巅,有六块巨石堆积在一起,足有十层楼高。其中,有三块巨石托起一椭圆形巨石,昂立云天,形似锅鼎,组成奇妙景观,其状甚伟。南坡林茂开阔,大家想象一下我们正站在可容纳十人左右的锅鼎向下望,春季时,正值梨花盛开,漫山遍野的南果梨树都盛开着雪白的梨花,它们挥洒着馨香,把整个对桩石村变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南果飘香,沁人心脾。冬季时呢,花草树木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四季不同,尽收眼底的风景也各不相同。总之,每次登上锅鼎石都有不同的风光,不同的视觉感受。
(六)对桩石3号民宿
建成于2021年,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建有11间客房,1个多功能厅,接待大厅,水吧等功能性房间,娱乐设施包括秋千、滑梯、悬索桥等。可容纳游客60余人,可满足会议、团建、聚会等各种形式的商业及家庭聚会。2025年2月13日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乙级民宿。
(七)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千山站
成立于2021年,是辽宁省首个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2023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2023年5月被清华大学评为“全国优秀工作站”,7月被团省委授予“振兴小站”,并被授予鞍山市首届振兴发展奖先进集体。千山站先后接待14批来自清华、北大等14所高校的164名队员来鞍实践,为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各方面提供对接帮扶,均取得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