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重点工作 >市场监管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保健食品消费提示
    时间:2024-10-15 08-56来源: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者:点击:

    一、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可以声称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如果声称保健功能则是违法的。保健食品可以使用列入目录的中药材为原料,其形态可有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形式有严格的摄入量和特定的食用人群,而普通食品则没有这些要求。

    三、保健食品和药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的功能但是,保健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只能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不能对疾病产生预防或者治疗作用。

    四、保健食品的“小蓝帽”和“批准文号”是什么意思

    在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都会见到一个天蓝色的“帽子”型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这是我国保健食品特有的标志。

    “小蓝帽”下方有“批准文号”,如“国食健注G 20210001”,或“国食健注J 20210001”。“国食健注”代表的是批准部门,G代表国产保健食品,J代表进口保健食品,G或J的后面有8位阿拉伯数字,前4位代表批准的年份,后4位代表顺序号。这就是该产品的“批准文号”,相当于产品的“身份证号码”。

    五、选购保健食品要注意什么

    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谨防虚假宣传和盲目消费,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更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

    2.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相关产品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http://ypzsx.gsxt.gov.cn/specialfood/#/food)查询。

    3.选购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企业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

    4.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有虚假宣传食品和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请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也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我们将依法处置。

    六、怎样防止保健食品上当受骗

    1.警惕免费礼品。保健食品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油等,引诱老年人上钩,或用产品包装盒换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2.警惕假借公益名义诈骗。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违规推销产品做铺垫。

    3.警惕夸大承诺。夸大宣称销售的产品能治高血压、降血脂,对肾好、对肝好,还可控制糖尿病……引诱老年人信以为真。

    4.警惕宣称“高科技”。一些企业打着基因、干细胞等“高科技”名义蒙骗消费者。事实上,干细胞多运用于医疗领域,目前被国家卫健委认可的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白血病治疗。老年人在选择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不要迷信所谓的“高科技”

    5.警惕登记信息。要求老年人详细填写住址、病史、电话等信息,问老人家里有没有老伴、几个孩子、身体怎么样。一方面拉近关系,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为后续违法销售保健食品打基础。

    6.警惕“专家”讲座。邀请所谓的专家、医生到推销现场,宣称具有专业的治疗水平,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销保健食品。

    7.警惕现身说法。安排老年人参与活动并上台分享,被安排好的老年人会谎称自己是本产品的会员,服用保健食品效果好,成为会员还会有各种免费待遇,以此来诱使其他老年人购买产品。

    8.警惕免费旅游。以免费旅游、免费吃住为名,组织老年人外出。实际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进行保健食品效果诱导。还会参观与销售的保健食品没有任何关系的生产车间,让老年人误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实料”。

                          

                                             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0月14